首頁 新聞報導 公益教育 眾多權威學者與人權團體 強烈呼籲TDR應明文納入證交法規範
以類別搜尋
以關鍵字搜尋
公益教育
眾多權威學者與人權團體 強烈呼籲TDR應明文納入證交法規範
熱門
true
最新
true
記者謝金龍
2023/05/11
 照片: 中華人權協會提供

【李婉如/ 報導】一、 TDR的法學爭議,正是金管會疏漏修法所致,雖然看似簡單的證交法議題,初期並沒有太多討論,但已陸續造成不少冤案,引起諸多權威學者們的重視,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文章或研討會深入評析此議題,不僅多數學說立場均與金管會不同,尚發現金管會涉及偽造文書乙事?目前的多數學說均認為TDR並非臺灣證交法上的有價證券,若冒然以刑責科罰民眾,有違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


支持這樣論點的學者團體計有:

東吳陳冲教授(前金管會主委)、李念祖教授、東海林國全教授(前金管會專任委員)、文化王志誠教授(前財政部金融局秘書、總核稿)、政大楊雲驊教授、王文杰教授、周振鋒教授、輔大郭土木教授(前金管會法律事務處長)、張明偉教授、戴銘昇教授、成大古承宗教授、臺北大游進發教授、蔡聖偉教授…等人。


如此多的權威學者,均明確指出金管會逕將TDR認定為證交法上的有價證券,是違反罪刑法定原則,顯然金管會的解釋是有重大爭議,且無法讓學者普遍接受,因此,若以此入民於罪,是嚴重侵害人權的冤獄。


二、刑事責任對於民眾而言,都會對生命、自由、財產等重大基本人權造成嚴重剝奪,特別是證交法上的刑責,其強度更較一般刑法為重,為保障人權,不應任憑金管會做如此寬鬆,甚至是錯誤的解釋,更何況,對於TDR是否為證交法上有價證券的認定,眾多法學教授、權威學者、人權團體、司改團體、前金管會公務員等,均有提出反對金管會解釋的看法,此時若不能透過立法解決爭端,則多起因該公文謬誤解釋所造成的冤案,該如何獲得平反?


照片: 中華人權協會提供

兩岸新聞跨境官網由台灣電子商務協會及台灣跨境通協會 新聞處 © 版權所有

台灣辦公聯絡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遼寧街112號2樓之4    電話 :  886-2-25677396    Emial: bioem899@gmail.com

若您需要與我們在台灣與中國兩地新聞報導及記者招待會規劃可與我們新聞部公關部聯繫。

廠商新聞廣告刊登手機專線 0981-738665  0976-588116 中南部 專屬電話 0901-303-393 蔡小姐

 

 Designed By ezB2B2C